小菲菲俠自煮樂

27 5月, 2010

韭菜豬肉煎餃+香菇豬肉水餃

由橫堅撇捺點,構成了字,由字組成了詞,由詞結合成為句,由句整合成為一本書。


前段時間看過一本散文結集,編輯在序上,用了大量的贊美之詞去介紹作者用詞之精美詞彙之豐富,說得此書似乎驚心動魄,奶是驚天地,泣鬼神之作。


當然馬上取閱。


才翻閱得二三個章節,便已決定放棄。


不錯文中確實大量出現平日少見的詞彙組合,但這絕對無法構成吸引我繼續追閱的原因,實在是,作者儘管使用了大量華麗的詞藻,可惜,都無法掩飾它內容的空洞。


一本好書,適當的形容詞可以予人無限的想像,但是過度的使用,只會是過猶不及。


一本好看的書,不由字的複雜程度決定,只要內容足夠精彩與豐富,好書,自然會帶動閱讀者一路追隨。
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
這一天,突然地想吃餃子。


馬上跑去買材料。已經買齊了韭菜與肉,最後去買餃子皮的時候,才發現餃子皮已售馨,幸好還有雲吞皮出售,即刻買了一斤回來。


睇下,用雲吞皮包制的餃子,與餃子皮做出來的餃子,其實並無太大差異。



 


雲吞皮與餃子的材料與制法是無異的,區別只在於一個制成了圓形,一個壓成了方形而已。


餡料方面,準備了一碗免治豬肉,用糖酒醬油生粉先攪拌起膠,另準備一碗韭菜剁碎,另一碗香菇椰菜甘筍。


分別與醃好味的免治豬肉撈好,韭菜裡加點五香粉,香菇餡裡加入胡椒粉。


即成為餃子的餡料。



食物其實與書籍的道理是大同小異的。


好吃的食物,其實不在於外形的精緻程度,食材本身的搭配與味道的調配,才是吸引饕客的唯一理由。當然,在味道之余,適當地調整外觀的造型,當然地有錦上添花之妙。


所以,盡量地,將雲吞,包得更加形似一個餃子。


而口味方面,做了兩種處理。


一種是煎的。


從來沒有煎過餃子,只是分析過生煎包的制法,想著煎餃與煎包的作法,邏輯上來說,應該是大同小異的。


所以,首先:


1.熱鍋置油,將餃子底部先煎脆,變焦上色。



就是煎成這樣,底脆脆的,不過還完全沒有熟,只是皮脆而已。



2,然後落 少少水,熄細一點火蓋上蓋子,這步是要令內裡變熟



3,最後,開蓋,再大火收乾水,并且將餃子最後煎脆。。。。



幾個步驟,就完成一個外脆內嫩的煎餃了。


香香脆脆,好好味。。。。。



其餘的,水煮至熟。



無論外形像是雲吞也好,餃子也罷,一於用上吃餃子的方式與材料。


準備了蒜香糖醋沾汁與花生碎(作法以前寫過,不復述)。


其實表象是怎樣的又有什麼重要,本質上,它的味道口感已經滿足了心理需要,就已經很足夠。


這樣一餐,滿意。。。。。。



 


 
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